三伏贴的常用贴敷穴位
来源:深圳健安医院 时间:2019-01-24
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法,其是结合针灸、经络以及中药学,用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,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、热性刺激,达到治病、防病的效果。冬病夏治,很多人会选择在夏季用三伏贴来治疗疾病。看似很简单的反复贴,却有很多人对贴敷穴位还不是很了解,那么,三伏贴的常用贴敷穴位有哪些呢?
三伏贴的常用贴敷穴位:
大椎穴:可以振奋人体一身之阳;推荐阅读:三伏贴适于治疗哪些疾病
肺俞穴:统一身的卫外功能;
膏肓俞:为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常用穴。
中府穴:脾肺之气汇聚之处。
膻中穴:通畅上焦之气机,通达经络,理气散瘀,一切气病皆可选用。
对应病症及适用人群:
一、呼吸系统疾病
反复感冒、慢性咳嗽、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过敏性鼻炎、咽炎、扁桃体炎等。
主穴:天突、膻中、膏盲、肺俞
配穴:足三里、中脘。
1 反复感冒:大椎、风池;配穴:关元、气海。
2 慢性支气管炎:肺俞、膏盲、心俞、膈俞;配穴:肾俞、关元。
3 支气管哮喘:膈俞、心俞、定喘;配穴:气海、肾俞。
4 阻塞性肺气肿:丰隆、肺俞、天突、膻中、膏盲,配穴:足三里、三阴交、中脘、肾俞。
5 过敏性鼻炎:大椎、外关、肺俞、天突;配穴:足三里、关元。
6 慢性鼻炎:大椎、外关、肺俞、天突,配穴:足三里、关元、肾俞。
二、消化系统疾病
慢性胃炎、腹泻、消化不良、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等。
主穴:足三里、中脘、脾俞、胃俞;、
配穴:上脘、三阴交。推荐阅读:三伏天里三伏贴有什么好处
1 胃痛:中脘、内关、胃俞、梁丘。
2 慢性腹泻:天枢、肾俞、中脘;配穴:命门、关元。
3 消化不良:天枢、中脘、足三里;配穴:百虫窝。
三、运动系统疾病
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腰椎病、老寒腿、风湿性关节炎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等。
风湿及类风湿:
主穴:肝俞、阳陵泉、悬钟、大抒;
配穴:足三里、三阴交、脾俞。
慢性腰腿痛:阳陵泉、悬钟、血海;配穴:关元、命门。
四肢麻木:
上肢:曲池、支沟;下肢:血海、足三里;配穴:脾俞。
1 强制性脊髓炎:悬钟、大抒、命门、关元;配穴:外关、阳陵泉。
2 颈椎病:大椎、肩井、大抒、外关;配穴:手三里。
3 肩周炎:肩三针、外关、曲池;配穴:阳陵泉、条口。
4 骨关节炎:悬钟、大抒、阳陵泉;配穴:血海。
5 脊柱退行性病变:关元、气海、悬钟、大抒;配穴:肾俞。
四、妇科疾病
慢性盆腔炎、痛经、经行头痛、经行泄泻、月经不调、闭经、不孕症等。贴三伏贴有哪些注意事项?点击咨询
主穴:中极、归来、三阴交;
配穴:命门、足三里;
1 痛经:关元、次髎、地机;配穴:三阴交、命门。
2 月经不调:血海、脾俞、肾俞、膈俞、三阴交;配穴:足三里。
五、儿科疾病
咳嗽、哮喘、支气管炎、体虚易感冒、脾胃虚弱等。
主穴:脾俞、关元、足三里、涌泉;
配穴:肺俞、膏盲、膈俞。
1 反复感冒:肺俞、大椎、风池;配穴:关元、肾俞。
2 小儿咳嗽:大椎、肺俞、膏盲、膈俞;配穴:足三里、关元、肾俞。
3 小儿哮喘:肺俞、膏盲、膈俞、心俞;配穴:足三里、肺俞、膏盲、膈俞。
六、特殊人群
体虚容易感冒、免疫力低下、体质虚弱、容易过敏、平常虚弱多病体质偏寒的人群,也可以贴敷三伏贴,实现预防疾病,固本强基的目地。
三伏贴注意事项:
1、慎用辛燥之品,以防伤阴;
2、忌大量服用寒凉之品;
3、慎食大量肥甘滋腻之品;
4、忌过量运动以免汗出过多,导致气阴两虚;
5、敷贴后6小时才能洗澡,注意保护敷贴部位皮肤。
温馨提示:以上是关于“三伏贴的常用贴敷穴位”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三伏贴敷穴位已有所了解,如果您对于三伏贴贴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,可以点击在线咨询,或直接拨打官网热线电话,我们会根据您的问题为您详细解答。
医院荣誉
地 址:龙华区民治大道沙吓工业区169号( 万众城家居旁边 )
©2019 深圳市健安医院 版权所有
工信部备案:
粤ICP备15087373号
粤公网安备:
44030602000533
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粤(B)广[2024]第07-10-820号